今天又要來品嘗美食囉~
而且這次是被邀請的耶~
我何時升級變成美食部落客了~
真的覺得我是塞到的
哈~
經驗難得耶~
而且還可以帶一個人陪同哦~
當然是要找適合的人一起來
一樣很愛吃,對美食也有一般見解
我姐囉~(剛好有空班,今天還是禮拜日,我可是請假來的)
外面的佈製充滿x"mas
好吸引人哦~
地點也很方便
就在中港路上SO GO旁邊而以哦~
台中市西區華美西街494號
1924的圖
真的好特別
而且特別到我覺得很像古文物
這就是博物館看太多了
哈~
貼心的等後區
好棒耶~
今天的活動演講先在二樓
牆上一些異國風情~
二樓的空間
(一)、橄欖油認識
堤供的資料
送一本料理書哦~
超棒的耶~
店家也邀請了
油品師:Ellen
短短的三十分鐘讓我們認識橄欖油的一生
我也在網路找到一樣的影片~
http://youtu.be/dAChyk7-W0I
橄欖樹最早的產地在現今的地中海中東一帶,
日照多而溫暖,適合橄欖的生長。
英文的油oil,字源即來自於橄欖olive。
三十分鐘大概簡約的講過囉~所以我又找一些詳細的資料
橄欖油的分級
大部份的人知道橄欖油有分級,也知道「extra virgin」是最好的一個等級,一般看到的分級都是依據International Olive Oil Council (IOOC)的分級而來,分級的主體是製程及酸度,至於橄欖的品種、熟度、香氣、顏色、味道、採收方式等,都無法在此規範內得到明確的分級,所以即使是最高級的extra virgin olive oil,也僅保證了以物理方式在採收後24小時內取油、為第一道取得的油、酸度在1%以下並且沒有其他添加物。不同的牌子仍然存在著高下之別,這是了解分級制度的第一個重點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是extra virgin olive oil,不同的牌子價錢落差會很大的原因。

上面這個表是品油表
優點可是妙的很
果香味、苦味、辣味是優點耶~
而缺點就是泥味、鐵味、霉味、油秏味、其它~
因為採收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二三個月
所以如果不是新鮮的就會有油秏味~
如果不是用石墨磨的,而是用機器的就會有鐵味~
(因為,有大半年沒有使用,不好的廠商沒有把第一批油倒掉就會有怪味囉~)
類別
|
國際標準名稱
|
加工工藝
|
酸度(每百克)
|
原榨橄欖油 | Extra Virgin Olive Oil | 冷壓榨,初榨油 | ≦0.8 |
Virgin Olive Oil | 壓榨,未達到特級標準 | ≦2.0 | |
Ordinary Virgin Olive Oil | 壓榨,未達到以上標準 | ≦3.3 | |
Refined Olive Oil | 化學浸出法 | ≦0.3 | |
橄欖果渣油 | Crude Olive Pomace Oil | 對果渣壓榨 | |
Refined Olive Pomace Oil | 化學浸出法 | ≦0.3 | |
Olive Pomace Oil | 果渣壓榨後過濾 | ≦1.0 |
橄欖的採收
取油用的橄欖,並非在橄欖成熟後才採收,事實上風味好的橄欖油,多半取用「半熟」的橄欖,也就是還是青色而非黑色的橄欖,公認的成熟度分級如下:
0. 外果皮為深綠色
1. 外果皮為黃色或黃綠色
2. 外果皮為淡黃色,出現紅色斑點
3. 外果皮為略帶紅色,淡紫色
4. 外果皮為黑色,果肉仍然全為綠色
5. 外果皮為黑色,果肉一半是紫色
6. 外果皮為黑色,果肉及核幾乎都是黑色
7. 外果皮和果肉幾全為黑色
一般而言,成熟度在5以下時採收的橄欖,具有水果的香氣、酸度低、口味清新,油的顏色呈金黃色或翠綠色,最好的橄欖油通常是在3以下的成熟度時即採收,成熟度3~4時,果實會繼續成熟但停止生長,油的質與量也在此時達到顛峰。成熟度6~7時的橄欖,水份漸失,但油分不會減少,此時榨出來的油香氣減弱,酸度較高,油的顏色也更深。
因為這樣的特性,採收橄欖的時間就要特別注意,通常橄欖在五六月開花,七月底八月初果實就會長出來,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,橄欖果實會長到最大的大小。換句話說,採收時間大多在十月到十二月間,依據各地農人不同的要求而定。
採收橄欖的方法,和製油的方法一樣,千百年來改變得很少,甚至於古希臘使用的採收道具─用長棒打下橄欖果實─至今仍然被使用。今日橄欖的採收方法仍然耗費大量的人工:人要爬上樹去摘,或是用Y字型的長棒打樹枝、或是用像耙子一樣的大型器具把果實打下來,下面一樣要有人去撿,比較現代一點的方法是在樹下舖上網子,免去撿拾的辛苦,這些方法仍然是製造高質量橄欖油的標準方法。人工採收可以確保橄欖的品質,因為油份多,橄欖果實若有傷口,容易有氧化等影響品質的情況,人工採收保持了橄欖油的原料品質,但人工採收的成本也是橄欖油製造成本最貴的部份,除了純人工的採收工資很高以外,不好的採收方式更會影響油的品質,還會損傷樹木使得接下來的收成受到影響。
橄欖油的製造
如前所述,橄欖油的製造方式幾乎不曾改變過,以物理方式取得的油不會影響油的本質,只是採油過程的不同。物理方式就是不經加熱、化學萃取等方式取油的方式:包括高壓壓榨法、離心法、 鋼板過濾法等。也就是一般所稱的「冷壓法」,最高等級的橄欖油僅限於此種方式採油,並且採取的是第一道手續取得的「橄欖果汁」才可叫做extra virgin olive oil
壓榨法是使用最久的方法,使用輪型的石磨,把整顆橄欖壓成泥後,舖在圓形的草蓆上,層層疊上,疊了一定數量後再加上250~450公斤的壓力,榨出「果汁」來,再經過沈澱、油水分離、過濾去除雜質後,就是我們看見的橄欖油。
離心法和壓榨法原理相同,是把橄欖用高速粉碎機粉碎(就是用機器把果實打成泥狀),再用離心機高速旋轉初步分離出油水混合的液體,再用另一台離心機分離出橄欖油。
鋼板過濾法是運用油水表面張力差的不同來獲得橄欖油,方法是將鋼板插入橄欖果泥中再抽出,油會附在鋼板上,再使用其他的方式取油與去除雜質。
真的是有好多深奧哦~
我們也要來品油囉~
好特別哦~
今年製的油哦~
真的是金黃色的耶~
品油也是有步驟的哦~
也有專業的杯子(今天人太多,只有二個幸運兒啦~)
1.用手把杯子蓋住,手心也要在杯底。
2.遙一遙。
3.打開先聞一下香味
4.小口小口喝,也要把空氣吸氣來,就像吹口哨的嘴型,但是要把氣吸進來。
5.讓油在你口腔下鄂流動
之後,你就會品嘗出味道了
不過本人不喜歡的fu~
單喝油的感覺就是.... 雖然只有一些,但還是油的不舒服呀~
還是料理過比較好~哈~
接下來由店裡的主廚
為我們解說店裡使用橄欖油的料理
這一道也是今天的餐點之一囉~
看起來很美味可口
我們也準備到樓下
品嘗今天的美食囉~
但今天沒有紅酒耶~
失望~
不過這一瓶標的是1988的耶~
好想喝哦~
哈~
下一篇:美食篇